老红军冯学友:三过草地误行程 云开雾散见光明(图)
2023-06-29 10:36:04 来源:个人图书馆-行云流水vmmxd6
(资料图)
老红军冯学友在接受采访。拜访90岁高龄的老红军冯学友,正值重庆8月一个热浪逼人的下午。冯老虽已白发苍苍,但浓眉如墨,精神矍铄。 从陈设来看,这是个十分平凡的老人的家,简单陈旧但干净整洁。在老人的讲述中,我们触摸到了70年前那段艰难而光辉的岁月。 热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 “我是1931年参加的红军。”冯学友是四川巴中县人,小时候家里“三无”:无田,无地,无房,“靠租地主的土地种地过日子,每年辛苦下来,租子一大半交给地主,自己还吃不饱。
” “有一天,红军的一支宣传队到我们乡里演出,一边演话剧,一边宣传"打土豪分田地’、打倒军阀、打倒列强、穷人当家做主等主张。当时乡下这种演出很难得,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。演出结束时,一位红军战士当场就跳上台动员大家参加红军,而且说,想报名的就举手……”同许多有一腔热血的年轻人一样,冯学友毫不犹豫地举起了自己的手,从这一刻起,他走上了一条崭新的革命道路。 “我们都来不及告诉家人,马上在部队的安排下就地"宿营’,第二天一早,我们就跟部队走了。” 随军翻雪山打胜仗 1935年6月,长征中的红四方面军翻越了海拔4000多米的红桥雪山,冯学友所在的红四方面军某部在翻越此山时,与敌人打了一仗。 “狂风夹着雪片,打在战士们的身上,天寒地冻,呼吸困难,每向前走一步都是一个胜利。路边的雪堆里埋着牺牲的战友的遗体,我们一边忍住悲痛,一边奋力行军。”在艰难环境中,部队还遭遇了国民党的军队,打了一仗。仗打得很艰苦,但我们最终胜利了,俘虏了敌军五六百人,缴获战马20多匹。 “对行军的人来说,战马可是宝贝啊!由于天气恶劣,敌人的战马大多陷在雪窝里,只看到若隐若现的马背,但冻僵的马匹还有微弱的气息。”于是战士们用绳子套在马身上,硬是将战马一匹一匹从雪窝里拉了出来。“我们在半山腰的树林边,点起树枝,让战马慢慢地暖和过来,把随身携带的不多的干粮喂给战马,然后用绳子把马连成一串牵着前进……” 红四方面军三过草地 按照常理,红四方面军长征从四川出发到甘肃会宁,地图上直线距离不到1000里,可红四方面军却用了一年半时间,路线在川康甘之间曲折反复往返,行程超过1万里。 “因为张国焘的路线错误,我们在草地上来回走了三次。”冯老告诉记者,第一次过草地时,红四方面军刚开始长征,大家体力较好且物资储备较充足,所以损失不是很大;这个时候,张国焘突然反悔,不愿与中央红军一同北上,命令红四方面军南下,“我们不得不掉头再过一次草地。”回到川西后,遭到敌军大举进攻,部队损失惨重,无法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,“这说明张国焘的路线是错误的,大家强烈要求北上,于是我们第三次走过草地。” “三过草地,损失越来越大,有的同志就是因为在最后一次过草地时找不到探路的棍子、在万分饥饿疲惫的情况下踩进沼泽而失去生命的。”冯老脸色变得沉重起来。 “但这并未摧垮红军的意志,有了正确路线的指引,大家心更齐了,红四方面军后来顺利到达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,长征胜利结束!”记者张炜玮实习生谈小燕 来源: 华龙网 2006-10-29 09:32 编辑: 春夏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