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杨艳婷 凌鹏飞/文
八桂大地,红水河畔,广西桂通集团监理的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(来宾至都安段)缠绕着绵延的山峦,向远处蜿蜒而去,宛若一幅水墨丹青,旖旎风光尽览无余。
(资料图)
来都高速航拍图。 广西桂通集团 供图
来都高速是《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(2018~2030)》“1环12横13纵25联”布局方案中“横3线”的一段,其中,广西桂通集团监理路段全长约31公里,桥隧比高达91%,于2020年3月开工建设,2023年6月实现通车。
闻令而动,挥汗如雨保安全
广西都安,素有“石山王国”之称,层峦叠嶂,环山面水,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了这里自然朴实的风貌,但也加大了高速公路建设的难度,来都四办监理范围有特长隧道3座、特大桥3座,涉路、涉水施工路线长,安全风险大,给监理人员带来巨大的挑战。
“我们监理人员必须以‘坐不住、等不得’的状态投入到现场工作中去,根据实际施工进度明确防控重点,实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,保障信息传递通畅。”那些日子,来都四办安全监理人员按照工作部署,每日深入桥梁、隧道开展汛期安全隐患排查,做好施工人员安全提醒,对事故高发部位仔细盯、反复抓,及时把握最新动态,不放过任何潜在的危险因素。
“安全事无小事,只有把安全抓好,我们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踏实。”安全环保室主任欧阳炎说。
对于监理人员来说,安全管理只有“进行时”,没有“完成时”。“晴天一身灰,雨天一身泥”,他们从未停下守护安全的脚步,以“安全至上”为原则,对特种设备、高空作业、临时用电、支护稳定性等危险性较大、安全风险点多的工程进行排查整治,全过程跟踪整改落实情况,确保安全隐患排查全覆盖、无死角。三年来,经过监理人员的精心管控,项目建设安全得到有效保障。
监理人员开展隧道安全专项检查。广西桂通集团 供图
砥砺坚守,倾注匠心筑精品
来都四办监理团队是一支年轻且富有活力的队伍,在“标准化建设”的管理要求下,监理团队将“严守质量”的使命贯穿于工作全局,实施路基、隧道、房建等工程首件制,坚持“样板引路”,紧盯关键工序和关键环节,贯彻“以点带面,以面促点”,不断强化质量通病治理,推动工程质量稳步提升。
沥青混合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施工成型的路面质量,为此,必须在材料源头上下“功夫”,严格把控粗细集料、沥青等原材料的进场,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实体检测,将一个个数据转化为“看得见”的质量。
“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从出厂、运输到摊铺都有严格的控制要求”。作为监理团队的一员,李韬略为了确保施工万无一失,他忍受着沥青混合料刺鼻的味道和头顶烈日的双重考验,以“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”的严谨态度,全过程旁站,将“标准”贯穿到每一个细节。
在项目攻坚阶段,为了如期实现通车目标,监理人员时常主动放弃休假,赶工期、抢节点,全力推进项目建设。承载了三年光阴的高速公路,记录下了他们的无数拼搏的瞬间。
监理人员进行沥青摊铺碾压温度测试。广西桂通集团 供图
逐光前行,攻克“最后一关”
“只要把龙湾2号隧道这块‘硬骨头’啃下来了,距离全线通车的日子也就不远了。”来都四办副总监兰贵竹说。当来都高速建设进入冲刺阶段时,龙湾2号隧道成了“拦路虎”。
龙湾2号隧道单洞全长5195米,隧址属岩溶峰丛地貌,山体起伏连绵,地质条件复杂,因其进口右洞掘进过程中遇到了特大型溶洞,施工进度受到阻碍。攻破龙湾2号隧道施工难题成为攻坚克难、决胜通车的重中之重。
来都四办因势而动、顺势而为,以“党员先锋岗”“隧道青年突击队”为抓手打好“头阵”,多次奔赴实地考察勘测,联合施工单位对围岩进行监测,做牢做实安全巡视工作,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突泥、涌水等情况发生。同时,积极联系各参建单位研究讨论隧道溶洞处治方案,推动责任重心下沉,多点发力保证施工进度。
此外,总监办还积极与施工单位共同开展创新技术赋能隧道全过程管理,督促推进“智慧工地”建设,选用C6多功能钻机等高精度设备,极大提升了施工效率;融合“人脸识别+工作人员定位+传统人员登记”多种监控手段,提升管理质量。
监理人员检查隧道施工情况。广西桂通集团 供图
大道通衢,不以山海为远。来都高速的通车,进一步完善了广西区内高速公路路网结构,加强了广西东西部高效衔接,对沿线民族共同繁荣发展、乡村振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。
关键词:
X 关闭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