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是朱熹后人,15岁挑起家庭重担,以刀为笔,刻出百味人生
2023-08-07 06:14:03 来源:艺非凡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“一生痴绝处,无梦到徽州”。 千百年来,徽州一直是文人墨客魂牵梦绕的精神乐土。 黄梅戏、徽派建筑、徽州篆刻……几多文化明珠,都诞生在这块墨为底蕴的宝地。而说到徽派艺术, 雕刻是绕不开的话题。 雕刻也是徽派建筑和艺术最为典型的元素, 古徽州也素有“雕刻艺术之乡”之称。从宋代至明清,徽州匠人创作出了数以万计的雕刻作品,不仅深得民间百姓的喜爱,更是在几百年间, 持续被宫廷征为贡品。直到今天,雕刻艺术,也是许多徽州家族世代传承下来的谋生手段。 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后人,朱伟、朱泓兄弟俩,正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(徽州木雕)代表性传承人,高级工艺美术师。朱泓 1995年的盛夏,朱伟、朱泓兄弟同时考上了高中,但父亲下岗,家中没有了主要经济来源,只能供一人继续读书。 手心手背都是肉,朱父朱母十分为难。懂事的兄弟两便私下商量,决定由哥哥朱伟继续上学,而弟弟朱泓则开始打工赚钱。 从泥瓦匠到木匠,十五岁的少年,单薄的肩膀扛起的不仅是家庭重担,更是兄弟俩未来的希望。跟着木匠舅舅学手艺的朱泓,十分努力刻苦,再加上颇具天赋,仅仅半年,就可以用刻刀就在木头上游刃有余地游走了。 一年后,朱泓就雕刻出了一套精美的作品——“荷蟹笔筒”: 小小的竹筒上,雕刻着密密的荷叶,盛放的荷花,一只螃蟹停在荷叶上,生动活泼。 精美的工艺吸引了众多目光, 很快,笔筒很快就被人以1500元的高价买了去。18岁,朱泓有了自己的雕刻小作坊,开始潜心钻研竹木雕技艺。 除了勤学苦练,朱泓还经常出门拜访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。 艺人们也喜欢这个执着的清瘦少年,便时不时向他传授雕刻技艺的要领手法,还把收藏的各类木雕艺术品拿给他细细揣摩。 竹雕技艺难度十分之大,竹子纹路清晰,但极易断裂,稍不留意,一件作品就会半途而废,而且竹雕的最细微处也是最难雕刻的部分。 在雕刻人物、动物作品时,眼睛部位往往最难把握,少一刀则会眼睛无神,多一刀就神散了。分寸之间的把握,往往靠个人的造化和悟性。 为了这点睛之笔,朱泓不知用坏了多少把刻刀,刻坏了多少只竹筒。好在,皇天不负苦心人,一双双眼睛,或睿智,或狡黠,或温厚,或迷茫,都在朱泓的刻刀下栩栩如生起来。 一个个粗糙的竹筒、木块在朱泓的刻刀下华丽转身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。 刚一上市就被哄抢。 有人为了抢先买到朱泓的作品,甚至专门放下手头工作,从千里之外坐飞机前来。 凭借精湛的技艺,朱泓被评为 安徽省非遗(徽州木雕)传承人,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。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和大赛中获奖,其中的《兰亭雅集图》竹雕香筒等作品更是 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。《兰亭雅集图》竹雕香筒 哥哥朱伟,怀揣着家人的期盼,努力考上了大学。大学毕业后,他义无反顾回到了家乡,与弟弟朱泓一起并肩奋斗,守望相助。 弟弟在楼上开雕刻工艺厂,朱伟在楼下开网吧。同时,朱伟筹建竹艺轩网站,把弟弟的作品通过网络宣传出去。 时日渐久,朱伟发现自己也爱上了竹木雕艺术,于是他开始跟着弟弟学习技艺。 后又拜入程华媚、徐春来等多位名师的门下,历经多年勤学苦练, 终于与弟弟并肩齐行,成为业界大师。朱伟的作品主要以徽州木材为原料,将诸子经典、名人墨迹、山川风貌、民间传说、神话故事、珍禽异兽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表现在木雕作品上,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。 刻刀下山水人物,表现得如梦如幻、生动而又传神,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。 朱伟 安徽省工艺美术名人、市级非遗项目(徽州木雕)代表性传承人,黄山市工艺美术大师 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,朱氏兄弟不忘自觉承担起徽州雕刻文化的传承重任,为此不惜投资数百万建造了徽文化博物馆。 2014年5月,黄山徽州竹艺轩雕刻有限公司进一步被录入“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”名录, 继而成为黄山市国家级非遗保护基地。我们此次挑选出来的产品,是朱氏兄弟旗下品牌“徽字号”出产的精品, 每一款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之美,集装饰、艺术、收藏等特点于一身。 既能 装点房屋,彰显气质;也可以作为礼品,送出去体面十足。点击图片,即可购买▼01福禄镇纸点击图片,即可购买▼镇纸也是古人书桌上不可缺少的物件,如果评选文房第五宝,那必定是镇纸。从选材到雕刻, 文人雅士之风骨,全然沁润在镇纸 的纹理中,留与今人瞻仰。 不少精品镇纸,往往集诗、书、画、以及雕刻于一身,精美绝伦。 朱氏兄弟的作品——福禄镇纸,选用 紫光檀+黄杨木上等木材为底料。 紫光檀坚硬、滑润,其切面打磨后形成的包浆亮丽非常,似铜镜可鉴;又恰似缎子的表面,令人联想起美玉。 用其打造的作品,既令人赏心悦目,又可拿在手中细细把玩。 福禄镇纸的雕刻图案更是大师级水准,精益求精、美轮美奂。 两个黄色的葫芦活灵活现,“葫芦”与“福禄”谐音, 寓意福禄双全;连接葫芦的藤蔓又称蔓带,谐音为“万代”, 所以又有“福禄万代”之意。它是古代读书人对镇纸的热忱,是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求学精神,是今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。 点击图片,即可购买▼02黑檀笔筒3款笔筒向来被称为文房四宝之外的第五宝,它是笔的栖息之所,亦是静静摆放在案头的文雅饰物,彰显着所属人的品味格调。 小小一个笔筒,却是暗含乾坤。 选用的木料讲究,其上雕刻的纹样更是值得反复赏玩观看,自古以来,笔筒的选择都深受重视。 徽字号在笔筒雕刻上独具匠心,基本上每一件都不愁卖。 材质选用的是 上等黑檀,用其雕刻成的器物, 外表质感淡雅,年代越久,色泽愈加深沉光亮,古色生香,独具气韵。
本次为大家介绍徽字号馆藏的3款笔筒,每一款都十分值得品赏。 栖霞仙馆笔筒作品以一幅“山水清话图”为蓝本,经过精细雕琢,为大家呈现出了非同一般的景色。 点击图片,即可购买▼筒壁表面山峦叠障,苍松翠竹,清溪湍流,亭立潭中,长者亭内促膝赏景交谈,清儒淡雅地展现仙林一派祥和气象。 弈棋图笔筒正面取图三老叟闲坐墙边松下对弈,寓意旗开得胜。 构图明晰,树叶分明,人物性格跃然画面,这一幕幕都是雕刻出来的,可见功力之深。 笔筒做到了一面一景,且景与景相互联系,视觉连绕,越是欣赏,便越为这手艺赞叹。 点击图片,即可购买▼文苑图笔筒作品以四位文士围绕松树思索诗句为内容创作,文人墨客的雅致扑面而来。 有倚垒石持笔觅句者,有靠松干构思者,有两人并坐展卷推敲改诗者,情态各异,形神俱备。 点击图片,即可购买▼03龙腾盛世香筒香筒是古代富贵人家必不可少的生活实用品。 将特制的香料或是香花放入香筒内,香气便从筒壁、筒盖的气孔中溢出,既能净化空气,又能提神醒脑。 以“酸枝+黑檀”为材质雕刻而成。 黑檀木做古典家具居多,因为其厚重沉稳的质感,做出来的物品不仅样式美观,更被许多人收藏。 正面雕刻一尊神龙腾空而起,灵韵大气,栩栩如生;四周祥云笼罩,背面底部雕刻一尾小龙,藏身云雾之中,露头摆尾,扶摇直上。 细节雕刻入微,刀法顺畅,处处可见功底! 龙是为我国的传统四大瑞兽之一,是中华文化里的主要图腾、主要象征。同时,龙象征着无上的高贵和尊荣,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。 龙腾盛世香筒, 有吉祥、安康的美好期盼,更加预示着事业节节攀升,生活幸福美满!点击图片,即可购买▼另有徽字号香插、花插、香盒等竹雕艺术品请点击下图,进入合集页面选购
广 告
关键词: